我市着力优化产业布局撬动文旅大市场
近年来,我市大力推进“景区焕新”和业态培育,在资源整合、活动策划、产业培育、品牌营销方面持续赋能,不断拓展文旅产业发展新空间。
产业规模稳步增长。出台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和补贴奖励政策,实施规上文旅企业“三年倍增计划”,做大做强市场主体。2022-2024年累计实施文物保护、文旅融合、公共文化服务等文旅项目37个,培育文旅规上企业16家。2025年1-9月接待游客1171.63万人次,同比增长20.75%。
产业布局优化重构。打造以关城景区为核心的长城文化文旅融合示范板块,大力推进“景区焕新”和业态培育,在资源整合、活动策划、产业培育、品牌营销方面持续赋能,推动关城景区—长城第一墩—悬壁长城串联成线,带动周边文旅产业的集聚效能持续放大。打造以嘉峪关草湖国家湿地公园为核心的户外运动康养板块,投资1.57亿元实施湿地科普展示、新游客服务中心、停车场改造等项目;2024年嘉峪关草湖国家湿地公园成功创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,带动周边乡村民宿、餐饮等乡村旅游发展。打造以讨赖河生态景区为核心的城市休闲度假板块,盘活讨赖河南北两岸及龙王滩等闲置资源,建设嘉峪关市美术馆、非遗展示体验中心、长城印记研学基地、露云娜美星空营地等,持续开展“我在嘉峪关画长城”“我在嘉峪关颂长城”等特色主题活动,布局采风创作、艺术交流、非遗体验、自驾露营、高端民宿等新兴业态,漠落客栈被评定为“全国乙级旅游民宿”。
文旅新产品新业态新场景激发新动能。不断拓宽景区业态,实施关城夜游灯光剧等沉浸式体验项目,促进文旅消费升级,景区二消实现新突破。精准开展文旅项目谋划和招引,近三年来,谋划梳理民航旧址开发利用、长城数字化沉浸式体验、高端主题特色酒店等重点项目13个,签约招商项目13个。
“长城赋能+”行动初显成效。积极推进“长城+体育”“长城+文创”“长城+研学”“长城+民宿”等多向发力。嘉峪关长城马拉松暨长城联赛已经成为品牌赛事。“我在嘉峪关修长城”等“长城+研学”课程取得实效,关城景区等3处研学基地被评为省级研学基地,2024年以来累计接待研学团队近15.7万人次。建成了长城谣等主题民宿,构建“文旅+百业”“百业+文旅”,实现全城联动、百业互动的发展格局。
宣传营销“破圈出海”。构建“政府主导、企业跟进、全民参与”的多元宣传营销体系。加入甘新蒙青“四省十二城”和河西五市旅游联盟,牵头成立三省九市研学旅行区域合作联盟并发布嘉峪关宣言。成功承办文化和旅游部“丝路行·长城谣”港澳青少年内地游学联盟大会系列活动、共建西北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交流大会等。积极拓展城市朋友圈,与中山市、焦作市缔结文旅友好城市;赴哈萨克斯坦鲁德内市、泰国曼谷市、约旦佩特拉古城开展文化交流和文旅推介,与约旦佩特拉古城签订了《文旅友好合作协议》,持续扩大嘉峪关国际知名度。近三年,开展“嘉”画千年、“峪”您有约、“关”邀天下宣传交流推介活动百余场次,发布各类文旅宣传信息万余条,总阅览量近10亿人次。